向项目要动力 向改革要活力——市发展改革委主题教育下真功见实效-山城日报

向项目要动力 向改革要活力——市发展改革委主题教育下真功见实效

         

分类:时政 时间:2023年9月18日 责任编辑:山城日报

9月8日,家住城口县骑龙村的邹明高,一大早就骑着摩托车上班了。他是一名光伏支架安装工,这段时间在海拔2400米的大巴山上工作。

“你看到的这些光伏发电板,好多都是我亲手安装起来的。”看着眼前成片的光伏发电板即将安装完成,邹明高激动不已。

邹明高所干的工作,对城口县来说,可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大动力源。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发展改革委围绕改革发展实践的重点难点持续攻坚,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支点,进一步释放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确保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真功、见实效。

“一县一策”让乡村振兴动能澎湃

“2021年以前,锰矿是城口的一大支柱产业,一度达到年产30万吨的规模,但随着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锰矿遭到关停。”城口县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实现绿色产业的转型升级,城口县充分利用自身充足的光照优势,在市发展改革委的协调下,依托蓼子乡骑龙村、梨坪村海拔2400多米的灌木丛,成功引入中广核光伏项目。目前,该项目二期即将完工,三期项目已于5月份开工建设。

预计到2025年,城口县清洁能源装机将达到100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达到30亿度,以光伏为龙头的产业集群将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成为乡村振兴的动力源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目前,这个项目带动周围500多人就业,仅薪资发放就达到了1100多万元。下一步,在开发出来的灌木丛空地上,还将建成600多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与大巴山山地农业、特色文旅产业形成深度融合之势,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端稳“饭碗”。

事实上,落地城口的光伏项目并不是个案。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发展改革委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帮扶力度,采取“一县一策”方式,深入实施212条支持政策和163个支持项目,建立定期调度、台账分析、督促通报机制,对不同落实时序的政策和项目进行分类管理。

在资金要素保障方面,下达对城口、巫溪、酉阳、彭水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市级以上衔接资金20.2亿元,分配新增债务限额93.5亿元,专项安排市基建统筹资金4000万元,支持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项目,落实1200亩计划用地指标。

在重大项目方面,推动渝湘高铁黔江至吉首段、酉阳至湖南高速小坝至花田段、桃花源水库等一批铁路、公路、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在特色产业方面,对符合《以工促农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工作任务重点方向的项目予以倾斜支持,统筹安排文化和旅游专项资金4500余万元,支持城口、巫溪、酉阳、彭水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特色产业发展,以推动乡村振兴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以“一把手”工作机制加速推动能源建设

“点火!”8月1日,随着点火指令发出,永川港桥燃机热电联产项目成功点火。该项目从开工到点火历时339天,成功刷新了国内同类型燃机建设周期纪录。

这个刷新国内新纪录的能源项目,是市能源局主题教育下真功、见实效的一个缩影。

今年,为了全力打赢重庆迎峰度夏电力项目建设攻坚战,市能源局确保项目应投尽投,系统梳理重大项目建设困难,坚持“月季度、周调度、日推进”的工作机制,全力推动新增煤电、天然气发电、抽水蓄能等重大项目建设,夯实全市中长期电力保障基础。

市能源局还建立“一把手”负责的工作机制,将永川港桥燃机热电联产项目列入主题教育对照整改的示范内容。

推进永川港桥燃机热电联产项目并不容易,其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征地问题。

“港桥配气站涉及征地14.1亩,涉及农户40户,情况纷繁复杂。”市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保证项目工期进度,市能源局会同各级相关部门紧密联动组成工作组,坚持“一线工作法”,入户开展土地赔偿协调,顺利完成全部农户协议签订工作;同时,落实内部程序“零耽搁”要求,无缝推进各项要件办理,推动项目包括土地手续在内的所有要件在一个半月内完成办理。

土地问题解决了,在全国天然气供应紧张形势下,用气又是一大难题。为此,市能源局与中石油集团公司和西南油气田公司签订了4.3亿立方米的年度用气合同,有力保障了项目投产后的发电用气。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能源局以实干担当促发展,持续提升能源保供能力,今年截至目前新增发电装机221万千瓦,增装投运化学储能80万千瓦,新增外电输入能力80万千瓦。

以“三农”信用建设破解农户融资难题

“经费有了着落,心里的大石头也落了地。”今年6月初,许三凭着刚刚建立的农户信用档案,拿到一笔7万元的信用贷款。

许三是云阳县南溪镇的种植户,去年他想扩大生产规模,向银行申请贷款,但因信用评分不足而被拒绝了。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发展改革委为了真正摸清农户融资难问题的症结,通过集中调研发现:在农村,农民融资存在抵押物少、用钱急、无法负担过高利息等痛点。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又存在缺乏涉农主体的有效数据,无法进行信用融资等难题。

为此,市发展改革委在改革创新破解难题一体化推进上下足功夫,向以农行重庆市分行、建行重庆市分行、重庆农商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提出了“开发线上涉农金融产品、用涉农信用信息减少抵押担保需求”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以云阳为试点,市发展改革委创新打造“三农”信贷产品,联合建设银行推出了全国第一个省级发改系统与银行系统深度融跨的纯线上信贷产品——“裕农快贷·重庆信易贷”。

目前,以建设银行为例,金融机构融资产品额度覆盖率已从原有不足1%提升至45%,云阳县农户的平均授信额度由2200多元提高到3.8万余元,平均授信额度增长16倍,融资利率从4.25%下降至3.55%。

以云阳县涉农数据归集为样板,市发展改革委还在江津、涪陵等10个区县扎实推进涉农信用信息归集治理工作,进一步发挥涉农信用信息对涉农主体融资的支持作用,创新更多惠农产品,让更多区县、更多主体受益,真正做到一地创新全市推广,推动打造“信用重庆”升级版。

记者 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