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智驱动,提升BIM应用实效 ——礼嘉智慧公园项目机电安装工程BIM技术综合应用-山城日报

以数智驱动,提升BIM应用实效 ——礼嘉智慧公园项目机电安装工程BIM技术综合应用

         

分类:山城新闻眼 时间:2025年4月02日 责任编辑:王佳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已经成为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工具。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建新疆建工西南公司安装分公司坚持以BIM能力支撑市场、现场导向,力促BIM应用全面推广,不断强化技术引领能力,推动成果转化增实效。

下面推出安装分公司在礼嘉智慧公园项目机电安装工程BIM技术综合应用的创新实践案例。

image.png

礼嘉智慧公园项目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礼嘉智慧公园核心区域,总建筑面积为19.1万平方米。项目以绿色、生态、智能为设计理念,打造花园式研发办公楼,以智慧科研、产研展示、企业服务为功能主体打造数字经济孵化产业园。工程涵盖土建、安装、装饰、消防、人防、智能化等多个专业同步穿插实施,面临专业多、业态全、体量大,项目净高要求严苛等主要难点问题。

BIM技术应用情况

image.png

BIM应用整体思路

BIM模型搭建。首先利用Revit软件完成地下室各楼层土建结构、机电管综BIM模型,并将各阶段模型进行整合,各层间接驳位置进行定位调整,为后续区域深化做准备。

image.png

机电整体深化设计。通过BIM软件碰撞检查功能,导出碰撞报告,方便、及时、精准查找碰撞,提前解决管线冲突问题,对管线、桥架、淋支管等进行深化排布,解决错漏碰缺等问题。机电管线排布优化及支吊架布置后,结合现场复测进行分区校核,做到所有管线、支架排布美观统一,充分利用BIM可视化优势,及时消除影响后续施工的潜在设计问题。通过revit软件进行各地下室净高分析,在各专业配合下调整管线走向,以达到最优的净高结果。

image.png

image.png

管线支吊架深化。通过管综排布模型进行支吊架设计,对相同标高管道进行支架优化,确定支吊架样式,生成参数化模型,结合模型出具支吊架平面布置图、深化节点加强做法,指导现场安装,辅助下料,确保施工质量,大幅提升机电管线整体观感质量。

image.png

管线深化漫游对机电管线进行综合排布模拟优化后,应用BIM软件生成项目模型漫游,对复杂部位或工艺进行可视化展示,大幅提升施工及验收效率,节省工期。

image.png

机房深化排布对项目重点机房进行1:1精细化建模,对进出机房的所有管线综合排布,解决机房内部管线末端定位等问题,复杂区域管线深化,在满足管线、阀门排布的同时,准确预留设备检修空间。

image.png

BIM落地管理措施

机电安装之前,由安装分公司设计中心组织BIM人员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BIM模型交底,利用喷头安装、管道支吊架等细部节点模型,实现细部做法的3D可视化虚拟展示,增强现实体验,提升交底的整体效果。并定期对项目人员开展BIM建模及管综排布培训,开展实体检查,确保模型实施效果。

image.png

为实现项目模型实时查看,保证模型对现场的指导作用,项目建立了移动端模型展示链接,方便质量、技术、生产人员在不同阶段、不同区域进行三维模型查看,辅助其解决现场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利用Twinmotion演示器和BIMvie.ws,将模型共享至其他PC端,便于各参建单位进行轻量化模型的查看及复核。

image.png

BIM应用的创新点

利用剖切动画检查管道排布,对于管线集中、路由较长的区域,利用Navisworks剖切动画,快速检查管线路由之间的干涉情况,相较于模型内拖动屏幕检查效率更高,不会漏查某一断面,并在软件内可固定某个位置反复检查,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

BIM应用效益

BIM应用在支吊架优化、管综排布等7个方面产生效益。通过辅助设计校核和图纸会审,累计发现53处设计问题;借助BIM三维模型,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交底内容,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工程质量,管控水平提高20%。

BIM应用主要成果

项目斩获重庆市第八届BIM应用竞赛三等奖,“基于BIM技术提高综合管线碰撞调整率”等课题获河南省QC质量管理小组三等成果2项,中国建筑业协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大赛二等奖,重庆市质量管理小组竞赛I类成果、Ⅱ类成果各1项。

image.png

下一步,中建新疆建工西南公司安装分公司将依托本项目的BIM实施经验,扩大BIM技术在全公司范围内的应用,持续打造“技术先进”核心竞争力,采用大数据分析与云计算等技术,为项目经营分析、决策保驾护航,实现降本增效,全面提升BIM深度应用和价值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