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山城新闻眼 时间:2023年9月01日 责任编辑:王佳
人民日报微信截图。
8月26日,人民日报刊发《这名新生刚报到就要返乡:“我要先去救爸爸!”》,18岁男生谢羽“捐髓救父”的善良和孝行感动大批网友,引发社会关注。
谢羽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23级大一新生,他的父亲谢建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檀木脱水站的一名职工。近日,记者来到重庆北碚谢羽家中,了解到这个暖心的故事背后,还有众人拾柴的合力和亲人的奋力托举。
谢建父子合影。
“一定要瞒住儿子”
今年3月17日,43岁的谢建轮休在家,突然心慌气短,四肢乏力,同时伴有心率加快、出汗等症状。妻子胡俊吓坏了,马上将他送至重庆北碚第九人民医院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把谢建支开,悄悄告诉妻子“可能是白血病”。
稳定心神后,胡俊当即把谢建转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南院区住院检查。3月20日,谢建被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这个结果犹如晴天霹雳,夫妻俩顿时慌了神,但第一反应却是怎么瞒住正在备战高考的儿子。
“当时想着没几个月就要高考了,能让儿子正常参加高考最好,自己该咋治咋治。”谢建说,“最初确诊时心里有点担忧,后来想想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治愈率也很高,既然得了这个病,配合治疗就完了,想多了也没用。”
去年,谢建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无业今年73岁,妻子就近务工补贴家用,兼顾照顾家中老小,一家人生活虽不富裕,但很温馨。
谢建常年在一线井站工作,家里大小事宜全靠妻子打理,她却毫无怨言,“当石油工人的家属嘛,肯定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啥子事情都要做得来。”
谢建本人也很有上进心,生病前一直在备考采气技师,去年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不过,“这些事现在都被迫暂停了,我这个病治疗时间比较长,需要几年甚至更久。”谢建说。
谢建一家三口。
“隐隐感觉爸爸病了”
“儿子,爸爸有点贫血,需要在医院住一阵……”给儿子电话时,妻子简单说了下谢建的情况,就聊起家里的其他事,给谢羽一种“爸爸得了个小感冒”的错觉。每当察觉爸爸在医院时间久了点,谢羽便反复打电话询问:“妈妈,爸爸到底是咋个回事,一定要给我说哦!”“你爸没得啥子,在医院治疗一会就好了。”妻子好几次都差点没忍住。
夫妻俩计划等儿子高考完再给他讲,妻子觉得那时再让儿子去做骨髓配型,也不耽误高考,顺利的话能赶在9月份开学前,就把骨髓移植手术做完,还能在家帮儿子补一下身体再去上学,挺好的。
4月19日谢建再次入院做第二次化疗,5月16日出院。2天后,他突然高烧至40多度,再次入院救治,直到6月2日才出院。这次病情反复,让谢建的身体更加虚弱,将原本打算三次化疗后就做移植的计划,增加到四次,这意味着开学前肯定无法完成移植。
在家休养了4天,6月6日谢建再次入院做全面检查,为第三次化疗做准备;隔天,儿子谢羽走进高考考场,奋笔疾书迎接人生挑战。
这一刻,父子俩身处不同“考场”,都在为自己、为亲人搏一个可期的未来。
谢建在工作中。
最珍贵的“成人礼”
“儿子只在第一次化疗期间,问过几次他爸的病情,后来就再没提起过,只是打电话的时候比以往多了。”妻子说,“父子俩以往交流不太多,生病后,平常一周一次电话的儿子,几乎天天打电话回来。”
6月10日晚饭后,高考结束第二天,妻子把谢建的病情如实告诉儿子,说现在需要他去做骨髓配型检查。
“走嘛,马上去检查。”儿子的反应,让夫妻俩瞬间明白,儿子其实早就猜到了一切。胡俊说:“感觉儿子是真的长大了,这几个月我们以为瞒得挺好,其实儿子啥都晓得。”
高考结束第三天清晨,谢羽便踏上了检验医疗车。
在骨髓采集站抽骨髓时,一天时间就采集了18管血样,回忆起这些,谢羽说:“我更心疼躺在病床上的爸爸,爸爸比我更辛苦。我只需要配型和捐献,爸爸需要不断地抽血、不断地检查。”
经过骨髓检查,谢羽和爸爸的骨髓成功配型。这个结果,如一束光驱散了谢建一家的阴霾,也让还有一个月就满18岁的谢羽,提前收获了最特别的“成人礼”。
买“错”车票一路北上
7月11日,谢建结束第三次化疗出院时,儿子高考成绩也出来了,594分。
7月29日,一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录取通知书送到谢羽手里,全家人都很开心,尤其是谢建。他说:“高三最后这一学期,因为生病没有花太多精力在儿子身上,他还能考上心仪的大学,我们感觉非常欣慰和自豪。”
入学前,谢羽去车站购票,回来给妈妈说”不小心“买成硬座了, 还好只花了114.5元。
知道儿子是舍不得花钱,也晓得他吃得了这个苦,胡俊就顺口应了:“没事,能到就行。”
胡俊说谢羽小学毕业时,还不到12岁,夫妻俩为了考验他吃苦耐劳的能力,以便更快地适应中学住读生活,一家三口决定背上行囊,从渝北两路出发,冒着烈日酷暑步行回老家江津石门。全程100多公里,走了5天,路上,谢羽没吵也没闹,硬是走到了爷爷奶奶家。
重庆到北京的高铁最快7小时就能直达,谢羽硬坐了近26小时一路北上,到校完成新生报到后,立刻找辅导员说明情况,做好随时返乡的准备。
8月25日做完第四次化疗后,谢建就开始为骨髓移植做各种准备,只要身体各项指标恢复,就能立即手术。谢羽则处于“随时待命”的状态,让身体时刻保持健康状态,是移植前的头等大事。
“最大的愿望是回去上班”
尽管这个家庭遭遇了苦难,但全家人并不怨天尤人,他们说得最多的是感恩,谢谢所在企业的关心帮助,更感谢身边同事朋友的爱心援手。
“3月份,同事们自发捐款近1万元;4月份,工会来医院慰问;8月份,领导来医院慰问……”每一次来自旁人的关心帮助,谢建都让妻子记录下来,他说:“这些帮助我们都要记到,等以后有能力了要回报。”
得知谢建患病后,他所在企业还立即安排专人跟踪了解病情,通过建立困难职工档案、金秋助学、大病帮扶、职工互助赔付、重疾保障理赔等帮扶措施,及时给予帮助,缓解了一家人的家庭负担和经济压力。
生病这半年,谢建最不习惯的是整天无所事事。工作了20多年,突然一下啥都不做了,感觉心里面空落落的。“有时待久了,就想上班,想站上的同事,等配型完了,恢复正常了,争取早点回去做事。”这是谢建最大的心愿。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佘振芳 通讯员 丁会 李留洋 受访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