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引领医疗新质生产力,AI助力重庆打造“西部智慧医疗高地”-山城日报

​ 科创引领医疗新质生产力,AI助力重庆打造“西部智慧医疗高地”

         

分类:商讯 责任编辑:山城日报

“机器人‘操刀’做手术,精湛的技术让我每天都有‘新的感受’,我又对生活充满了希望!”5月23日,一个月内接受两次机器人辅助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在给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骨科张瑗教授团队的感谢信中这样说。

两次机器人辅助手术,让六旬老太重拾“膝”望

患者梁阿姨今年65岁,患有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因膝盖疼痛严重影响生活,专程从山西来到重庆新桥医院异地求医。4月22日,张瑗教授团队与家属商量后,决定采用先进的骨科手术机器人进行手术。在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协助下,张瑗教授为患者完成了机器人辅助下左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第二天已能独立下床行走,关节屈伸活动自如,能完全伸直,也能主动屈曲至120°。梁阿姨自述“感觉非常良好”!

在左膝术后的第三周,5月20日,梁阿姨及其家人再次来到新桥医院门诊,主动要求张瑗教授对其完成右侧膝关节的机器人辅助置换。手术过后,梁阿姨表示,“伤口仅轻微疼痛不适,伤口出血非常少,很快就可以下地。”梁阿姨及家属对手术的效果非常满意,术后第三天便办理了出院,还亲笔手写感谢信,对张瑗教授团队精湛的技术表示由衷地感谢。

第一次术中最终手术截骨规划(左),第二次术中最终手术截骨规划(右)

据张瑗教授介绍“以往非机器人的传统技术,双侧手术的间隔通常在两个月左右。机器人协助的手术,其微创化和精准化程度体现在对截骨和张力平衡的微量级把控上,手术创伤效应更低,患者术后的加速康复更易实现。”

张瑗教授在进行机器人辅助下膝关节置换手术

新质科研,推动骨科临床诊疗精准智能发展

随着机器人辅助置换手术的兴起,临床上的数据比较来看机器人的精度远远高于传统手术,术后的近期疗效也高于传统手术。不断成功手术案例显示,骨科机器人手术时代已经来临。

为了对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估,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开展的《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重大项目之《关节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对髋/膝关节置换术植入国产假体的兼容性和有效性研究》课题,4月2日也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率先启动。会议当天,张瑗教授向课题全体研究成员介绍项目的背景与意义、研究方案与流程。这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监床研究,评估这一新型科技在医疗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为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技术的全面、科学、规范化应用提供依据。同时,张瑗教授也分享了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的临床经验。

张瑗教授在进行机器人辅助下膝关节置换手术

据了解,早在2020年,张瑗教授就参与骨科机器人的临床研发,根据国人解剖特征和医生手术习惯进行了深度优化,在设计理念、精确操作和工程造价上较国外机器人系统更具优势。同时,作为主要研究者(PI)分别承担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膝、髋关节置换的注册临床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机器人手术,在术前可以定制个性化手术方案,术中机械臂精准执行手术方案,达到亚毫米级精度,在围手术期可减少炎症水平、减少患者疼痛药物消耗,加速康复。

在2023年7月,张瑗教授曾使用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日喀则完成了20余例关节置换手术,创造了全球海拔最高的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纪录,获得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亚洲人工关节学会等权威媒体的报道。此次手术对国产手术机器人和导航系统在高原上的运行性能进行了有效评估,证明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依然可以获得跟平原地区类似的手术精度和临床结果。手术的圆满成功,证明机器人不仅可以克服外科医生在术中产生的操作偏差,更加客观、规范,并且更加适应极端环境。

张瑗教授及其带教团队在日喀则进行机器人辅助膝关节置换手术

据悉,通过此项目,新桥医院骨科将持续致力于精准智能骨科持术的研发、应用示范,让医疗发展的科研成果惠及百姓,推动骨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