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加油干 | 重庆制造业蹄疾步稳、风帆正扬-山城日报

高质量发展加油干 | 重庆制造业蹄疾步稳、风帆正扬

         

分类:时政 时间:2023年12月19日 责任编辑:山城日报

编者按: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为把党中央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华龙网推出“高质量发展加油干”系列报道,讲述重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那些可感可知的故事。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重庆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在全国制造业版图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来看几组数据——2022年,重庆实现工业增加值8276亿元,全国城市排名第四、内陆城市排名第一。今年1至10月,重庆汽车产量达184.35万辆,居全国第二;笔记本电脑产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制造业投资增长12%,高于全国平均5.8个百分点……

锚定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目标任务,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风帆正扬!

汽车生产车间。长安汽车供图

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汽车、电子等重点项目落地见效

“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中的第一个“3”,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三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

今年以来,三大主导产业的重点项目接连落地见效,产业集群发展不断壮大,成为重庆制造业的“排头兵”。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面,长安汽车渝北新工厂、赛力斯超级工厂等重大整车项目不断推进;吉利动力电池、中国长安线控底盘、信质驱动电机、延锋国际智能座舱、禾赛激光雷达等关键配套企业落地重庆;问界系列、深蓝系列、阿维塔系列持续热销……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重庆汽车产量达184.35万辆,居全国第二。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32.1万辆、增长13.7%。

新一代电子信息领域方面,安意法化合物半导体、芯联12英寸晶圆等一批标志性项目落地重庆,功率半导体产业高地初具雏形;京东方、康宁、惠科等知名企业集聚,打通“玻璃基板—液晶面板—显示器件”新型显示全产业链条,MLED等下一代平板显示技术研发进程全国领先;笔记本电脑产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手机产量增长22.3%。

先进材料方面,博赛集团氧化铝扩能、国创轻合金研究院、中润NMP溶剂等项目落地开工;万凯三期60万吨PET、卡莱碳纤维复合材料零部件等项目建成投产;轻合金材料、纤维及复合材料、合成材料三大优势领域加速补链成群。

市经济信息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深入推进整车产能整合优化,进一步抓好关键核心配套企业集聚;拓展电子终端产品种类,培育壮大先进传感器、新型电子元器件等核心部件;积极培育特殊钢、新能源材料等产品。同时发挥项目与场景引领作用,促进支柱产业集群、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和“新星”产业集群建设。

西南铝职工在吊运铝合金厚板准备淬火。西南铝供图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达1157家

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离不开科技创新。

今年以来,重庆大力推进研发机构建设,组建西南地区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地方共建硅基混合集成创新中心”和10家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另外,全市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0家,累计分别达48家、1157家;全市有研发机构、研发活动的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达29.8%、42.2%。

与此同时,重庆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硅光芯片三维/异构集成、3D造型微晶纳米电子玻璃、尼龙66、浮潜式海上风电平台、计算机辅助公差(CAT)全自动建模、国产通用型科学计算软件等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

此外,重庆升级打造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探索形成“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产业基金”产业生成模式,成功孵化出碳化硅芯片、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等一批高成长性企业。

金凤实验室。高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

数字化车间达到958家

今年以来,重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同发展数字经济有机结合,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

全市深入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积极培育“启明星”“北斗星”企业。今年前三季度,重庆新引进培育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5500余家、累计达3.9万余家,新增从业人员近7万人、累计达32万人,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405亿元、同比增长14.1%,软件业务收入全国排名由2022年年末的第9位上升至第8位。

此外,重庆谋划部署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八大行动,新建设认定智能工厂17家、数字化车间224家,累计分别达144家和958家;新增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1家,累计达3家;新部署“一链一网一平台”试点示范4个,累计达7个。

技术人员正在对设计生产的芯片进行测试。(资料图)

企业吹哨、部门报到

市场主体培育力度不断加强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重庆为2万余家重点企业匹配8000余名服务专员,搭建“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平台。截至今年10月底,平台累计受理吹哨事项7069件,办结事项7055件,办结率和满意度均超过99%。

不仅如此,重庆通过实施领军“链主”企业跨越发展计划,迭代升级“一企一策”帮扶机制,推动领军“链主”企业加速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同时,重庆持续健全中小企业梯队培育体系,新设立中小企业14.4万户、累计113.8万户,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66家、累计3850家,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3家、累计286家,新上市工业企业8家、累计58家。

紧盯“六个新突破”

力争规上工业企业营收达4万亿元

制造业是重庆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为重庆制造业发展明晰了框架,《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则为重庆绘制了“施工图”,制造强市建设再提速。

根据上述方案,接下来,重庆将紧盯“六个新突破”,到2027年,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取得标志性进展。

具体如下:

——规模能级实现新突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迈上4万亿元台阶,制造业增加值、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提高至28%、50%。

——创新赋能实现新突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提高至2%,有研发机构、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分别提高至40%、60%。

——结构优化实现新突破。“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初步形成,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至36%。

——绿色低碳转型实现新突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2年累计下降13%,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的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

——空间布局实现新突破。全市制造业协同联动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单位工业用地产出提高至75亿元/平方公里。

——企业主体升级实现新突破。全市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过百亿元和上市工业企业分别增加至5家、50家和1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分别达30家、500家、1.27万家和8.6万家。

一组组数据,一项项举措,犹如一块块基石,它们都在持续巩固着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也见证着重庆制造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破浪向前、行稳致远。

华龙网记者 梁浩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