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区县 时间:2023年7月27日 责任编辑:山城日报
这个暑期档,国漫大片《长安三万里》引发全民读唐诗的热潮。
《长安三万里》剧组与奉节的“双向奔赴”,则将李白杜甫“捧红”的这座诗城频繁送上热搜。该片两位导演重走李白路线时,不由感叹,诗仙在白帝城等来了“轻舟已过万重山”,剧组也有了过万重山的感觉,这跟电影基调是匹配的。
奉节诗歌节目演绎。奉节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对于奉节来说,剧组赶在影片热映期间到访,是对人文诗城、山水江城最好的代言。
唐诗宋词热的背后是文化自信, 而上千诗人题诗万首的奉节,其实一直在为弘扬中华诗城文化做着努力。
剧组访问引发的“李白热”,仍在奉节持续。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从李白杜甫等诗人、《长安三万里》剧组的视角,为你解读奉节为何如此诗意勃发。
李白眼中的奉节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是李白触犯朝廷流放途中,在奉节获知朝廷大赦的消息,兴奋所致写下的一首快诗《早发白帝城》。身为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习惯了游历大好河山、借诗抒发乐观的情愫,他在奉节就留下了《早发白帝城》《拨谷歌》《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江上寄巴东故人》等四首诗作。
《长安三万里》剧组造访奉节。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燊 摄
《长安三万里》剧组重走李白路,感慨万千。
李白配音配音演员凌振赫,乘坐孔明号游船,暴雨突至,面对夔门,和着呼呼的风声,朗诵起《早发白帝城》,引发阵阵掌声,此刻,船上每一个人都成为李白的粉丝,在风雨中更能体会到“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畅快。
在导演谢君伟看来,“轻舟已过万重山”就是《长安三万里》最美的结尾,“查阅史料发现,关于李白的后期人生存在很多说法,我们希望设置一种返璞归真的结尾,那么‘朝辞白帝彩云间’的吟诵非常符合这一点预期,就在奉节白帝城、在长江三峡,故事戛然而止,定格在李白一生中最具形式感的这一刻,我相信这也让李白的人格魅力充分释放,事实也证明这个场景跟观众发生了无尽的共鸣。”
壮丽的夔门风光。奉节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长安三万里》剧组慕名来访,对宣传推广奉节诗词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什么作用?
奉节县相关负责人从“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角度,对李白等诗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奉节文化旅游的优势进行了解读。
《长安三万里》引发了全国观众对诗词文化的关注,剧组在电影热播期间来到奉节,对奉节诗词文化起到了最好的宣传效果。剧组自带流量,通过实地走访,以及与奉节文化界以及观影群众的深入互动,加深了对奉节风土人情的认识,以及对诗城奉节的文化认同。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愿景,如今成为了现实,《长安三万里》剧组乘坐飞机、高铁,能在一天不到的时间,就登游船重走李白之路,也令剧组倍感时空变幻带来的新奇感。 接下来,奉节将继续打好李白《早发白帝城》这张文化牌,吸引更多外地客乘坐高铁游奉节,体验“千里江陵一日还”的便捷交通,融入“朝辞白帝彩云间”的诗意美景,感知“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人生豪迈。
高适眼中的奉节
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在唐朝诗人眼中,奉节的夔门、白帝城是绕不过的“诗和远方”,《长安三万里》的男主角高适,也曾借这座江城之名,写下边塞诗代表作《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在高适看来,送被贬好友,用白帝城来寄托情感再合适不过。“青枫江上秋天远”描述长沙的自然风光,“白帝城边古木疏”则想象夔州(即今日奉节)的名胜古迹。白帝城为西汉公孙述所筑,在夔州,当三峡之口,这句说王少府到了峡中,可以去古木参天、枝叶扶疏的白帝城凭吊古迹,从而获得精神的慰藉。
诗人争相“代言”的白帝城。奉节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可见,高适也是懂奉节白帝城的。
谈及选择高适与李白“演”对手戏,《长安三万里》导演邹靖说,高适是诗人中为数不多立过军功、官居高位的人,但其前半生经历了许多艰难,靠着坚毅不屈,像一团不息的火焰一样,到了50岁才终成大器,就像普通人在社会上打拼、奋斗,一直向前,终于成功。
经过剧组反复推敲、琢磨,高适成了电影成片中的“第一视角”和李白身边的“第二个人”。
《长安三万里》剧组实地探访之余,对奉节厚重的历史积淀发出由衷的感叹。
李白登舟处已成网红打卡点。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燊 摄
剧组一行到达李白登舟处,诗仙的雕像矗立江边,旁边围绕着不同时期的好友,以跨越时空的方式,送他前往自由之岸。在夔州博物馆,观摩了唐代顶流诗人生平及奉节留下的诗作,这些“长安”来客似乎对弘扬中华诗词文化有了更多的想法。
作为“天下谁人不识君”主题活动奉节行的东道主,奉节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热门电影的剧组,在热映档期专程来访,是对李白的致敬,也是对奉节诗词文化底蕴的认可。
奉节作为被李白、杜甫、刘禹锡等唐代诗人代言的三峡人文之城,很多诗作至今有迹可循。奉节正围绕李白登舟处、船游夔门、三峡之巅等景点,打造蕴藏诗歌关键词的沉浸式旅游动线和青少年游学体验点,将优秀的诗歌文化融入旅游场景,更好地推动奉节旅游高质量发展。
杜甫眼中的奉节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说到唐代诗人与奉节的渊源,诗圣杜甫是用情最深、产出最高的一位。从数量上来说,杜甫在奉节期间创作了437首诗词,占他流传于世作品的三分之一。从质量来看,《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是现存杜甫最长的诗,一百韵,一千字,篇幅宏大,而且是近体诗,排律,创作难度极大;《登高》则被誉为天下第一律诗,其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公认的千古名句。
诗城歌韵。奉节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唐诗之巅,非李杜莫属,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两人均在奉节迎来人生高光时刻。
导演邹靖透露,《长安三万里》也曾考虑杜甫与李白“配戏”。在大家心目中,李白是潇洒不羁的奇才,但主创团队并不想拍一部传奇的、让观众无法代入的“李白传”,他们需要找到一个“普通人”,用他的视角去观察李白。虽然杜甫是李白的“迷弟”,似乎是最合适的“对手戏”人选,但李杜之间年龄相差大,剧组希望找到的这个人,要和李白处在相近的人生状态,他们相遇、相知,互为映照,又因为风云变幻和个人的选择,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抱着这样的想法,主创人员参考诗词和史料,最终将目光投向了不那么“出名”的边塞诗人高适。
正因为杜甫与李白反差不够大,《长安三万里》最终选择了高适。
奉节瞿塘峡景观。奉节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带着对诗人的崇敬,和对夔门、白帝城美景的憧憬,《长安三万里》剧组奉节之行收获满满,乘舟体验了李白《早发白帝城》的快意人生,抬头仰望杜甫《登高》的慷慨激越,从不同的空间维度触“景”生情,是唯奉节才有的沉浸式“山、水、诗”体验。
近年来,奉节通过持续举办国际诗歌节,打响了诗城奉节的城市品牌。奉节方面表示,接下来,将继续用好李杜为代表的古诗名家资源,搭建文化平台,举办诗歌节会等,让更多人通过了解奉节诗词,传承我国优秀的古诗词文化。
【记者手记】
“双向奔赴”带给奉节更多
你有故事,我有诗。
奉节方面为《长安三万里》的到来,精心做了准备。在打卡点,沉浸式融入李白的精神世界;在博物馆,感知奉节诗歌文化的精髓,在电影院,奉节市民与剧组亲密互动……奉节人的好客与自信得到充分彰显。
投桃报李。
来重庆奉节之前,《长安三万里》剧组也悄悄做了功课,查阅了重庆诗词文化的相关报道,此次实地探访,愈发觉得重庆蕴藏深厚的传统文化宝藏,文化积淀深厚,可挖掘的很多,他们也在思考,未来有没有可能深挖重庆题材,更好地把中国文化的强度和热度烘托起来。
导演邹靖说,其实他们此行也是“重走古诗路”,因为奉节这几站就是在重走诗人走过的地方,看他们看过的风景,感受他们曾经的心情。而且在重走的同时,发觉了更多值得惊喜的东西,可以对未来的创作产生非常大的激发。比如在博物馆,看到李白、杜甫、刘禹锡等很多诗人相关的介绍。一起努力,一定能让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传播。
在最具价值的时间节点,奉节与《长安三万里》剧组选择“双向奔赴”,是对李白的致敬,是剧组寻找灵感的新场景,更是传播优秀诗词作品、打响诗城奉节文化IP的新契机。
这场“双向奔赴”,读到了好诗,也让大家看到了什么是工夫在“诗外”。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首席记者 羊华 周玉曼 实习生 朗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