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学子:聚焦“农文旅”融合,以青年视角探索乡村振兴规划大局-山城日报

川农学子:聚焦“农文旅”融合,以青年视角探索乡村振兴规划大局

         

分类:商讯 责任编辑:山城日报

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意义,规划引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农文旅融合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赋能。2023年7月-8月,四川农业大学“扎深乡土,逐梦兴村”实践队聚焦乡村振兴,前往宜宾、雷波、绵阳等地以“政策宣传+征途探路+故事讲述”的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做乡村政策“宣传者”

淬炼思想,用“心力”补足精神之钙。前期团队成员加强学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精神、乡村振兴等理论知识,并收集整理乡村振兴特别是农文旅类型样板案例资料,并研究如何将政策理论传达为工作人员与群众听得懂、能理解的内容阐释,为后续更好为受众群体宣传做足准备。

青言青语,用“诣力”唱响时代强音。

团队成员发挥部门特色优势,在宜宾市“两海”示范区集贤村、石海村、相邻社区等以学生党员、共青团干部的身份的分享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青年担当、如何心怀国之大者、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土地利用政策及三区三线普及等内容,对专业政策做好入户宣传。

图1 团队成员向石海村村民宣讲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理念

以“跬步江山即寥廓”的胸襟,做乡村征途“探路者”

谈闻民生,用“脚力”丈量基层一线。

以人的角度,成员聚焦“五态”理念前期进行问卷或访谈设计,中期于在宜宾市“两海”示范区、雷波县马湖景区、绵阳市高新区等地,团队针对“村委会干部+村民+游客+企业”人群,通过人文实证调查,深入了解乡村人文环境、资源禀赋、旅游辐射带动等方面情况以及村民意愿及“急难愁盼”具体问题,截止目前团队于宜宾收集598份、雷波555份、绵阳97份问卷数据。

图2 团队成员与竹海镇楠木村座谈会

探查寻觅,用“眼力”洞察规划大局。

从空间角度,成员对空间调查内容以“摄影航拍+手绘写生”形式进行手稿分析,站稳“多规合一”立场,运用空间策略、直接观察、地图搜索、Arcgis空间分析的方法,调查并绘制乡村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基础设施、村落建筑风貌、规划布局、土地资源利用等基本情况图,并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找到空间层面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发扬的资源。

图3 团队成员拍摄马湖风景

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担当,做乡村故事“讲述者”

学思践悟,用“脑力”分析发展路径。

团队成员对调查初步探索的得到当地乡村产业模式和发展路径的优势之处,同时就农林村、石海村、联盟村等地深化乡村振兴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进行比较与分析,深挖所在乡村发展的瓶颈与潜力所在,综合研判乡村发展定位,立足村域或片区,以落地为导向在产业、用地布局、旅游、道路系统规划、绿地景观、空间管制等方面进行系统谋划与总体规划。

动静结合,用“笔力”擘画宏伟蓝图。

以“动”辐射乡村公众,用微视频、成果汇报等形式展现乡村风采,打造“马湖七彩菌”、“‘乡’约‘两海’”等系列宣传作品,以实际行动助力推广乡村品牌,以青年视角聚焦乡村故事述说;以“静”定格图文画卷,以调研报告、可视化设计展板等形式总结乡村特色问题及未来规划导向,为政府决策的实施提供依据。

图4 团队成员拍摄“马湖七彩菌”产业视频

接下来,团队将继续聚焦“农文旅”融合,以青年声音、青年足迹、青年思想不断探索更多地区乡村振兴规划大局,用青年挺膺担当、团结奋斗的热血,燃起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建功立业的热潮!